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燕地定(求票票)(1/2)
秦时小说家有声小说,在线收听!
  “行军倒是挺快!”

  从叶腾手中接过文书,简单看了一眼,的确是一封从四郡抽调民力,填充新占之地区域的内容。

  铸就城池,以为坚守,然后逐步南下,稳打稳扎。

  抽调民力?

  说的倒是挺轻巧。

  四郡现在的发展都缺少民力呢,整个诸夏之地的发展都缺少民力呢。

  “根据文书所言,眼下抽调倒是不多,不过三千人,只是……接下来就会越来越多了。”

  叶腾又是一言。

  数年来,四郡之力纵横发展,算是积蓄了一点力量,再加上开辟诸多水利,人口的确增加不少。

  只是,相较于四郡广袤之地,还是太少太少。

  如今欲要抽调民力进入南方,虽然都是为大秦,终究……于四郡发展不妥。

  不知道武真侯如何抉择。

  开了这一个口子,接下来要迁移的民力会更多。

  三千人。

  六千人。

  一万人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那就不得了。

  “谁让四郡距离那些地方最近呢。”

  “从四郡迁移民力是一定要迁移的,可不是没有任何代价的迁移。”

  “叶腾,待会拟定一份文书,就说三千民力可以迁移,但……四郡这边会组建一个联合商队,随军南下,以为获利。”

  “利润一半归于寿春那边,用来修建通向岭南的驰道、要道,一半归于四郡,用以四郡自己的用途。”

  “同时大军在筑城期间,务必纳当地女子,与之通婚,如果兵士留守城池,于之嘉奖田亩、钱财。”

  放下手里的文书,周清微微一笑。

  开发江南之地,短时间内是不可能,却是无论如何,总会有一个开始。

  民力始终是一个极大的问题。

  看向叶腾,不住说着。

  “武真侯欲要先行将驰道、要道贯通整个江南,先行整顿整个江南?”

  待在武真侯身边多年,对于武真侯的处事作风很明朗,更为敬佩,对于四郡,武真侯在微末细节上从不插手。

  只是将四郡一体逐步贯通。

  将四郡的道路、水利、山林、田亩一一整顿,而那些正是耗费时间、精力、财力的地方。

  而之前,整顿四郡,往往都是将重点落在田亩之上,如何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才是重点。

  如何扩增麾下的民户才是重点。

  武真侯此举,看似不相干,实则,俯览整个四郡,无论是粮食数量,还是商贾商税水准,都是在一年年提高。

  以此反哺四郡,反而令四郡得到极快的发展。

  奖励生产,更是不惜重力,短短数年来,四郡之中,已经多出新生儿一二十万了。

  那就是明证。

  闻武真侯对于江南之地的论调,几乎也是相仿。

  “由国府、官府主动迁移民力,终究有些被动,让诸夏之地那些人主动前往江南,才是大势。”

  “如何让他们主动前往,自然是江南那里有吸引他们的东西,就是这个时间需要很长。”

  “尽管很长,也得做。”

  周清从案后起身,对着叶腾看过去。

  依照现在的势头,江南之地想要真正的发展起来,也得数十年,乃至于百年之后。

  前期,将一些最为基本的设施搭建好,也省的日后出现许多麻烦。

  “商贾逐利,却可令国府投入的钱财减少许多。”

  叶腾一礼。

  大秦一天下,需要用钱财的地方很多很多,更别说广袤不逊色楚国的江南之地。

  驱使商贾下江南,分其利,却可为,一切也可以很好的掌控。

  “欲要彻底将江南之地纳入掌控,筑城是第一步,开辟江南是第二步,诸夏风华入江南,混元一体是第三步。”

  “看似简单。”

  “……,你先将本侯之语拟定文书,然后送至寿春那里,寿春那里的压力也不小。”

  周清叹然道。

  实在是江南之地现在就是一片蛮荒,里面什么都没有,除了一望无尽的山脉、密林意外。

  可是,江南之地又不得不开发。

  “喏。”

  叶腾颔首一礼。

  “对了。”

  “还有一件事情,算是本侯的私人小事。”

  “你即刻派人一队人马,持本侯印记,赶赴西路军中,将这封文书交给他。”

  视线落在西路大军行进的舆图上,周清倒是又想起一桩事。

  西路大军沿着洞庭、沅水南下,以他们的行军速度,距离五彩之凤所在都没有多远。

  先前自己与五彩之凤说过,不会让人叨扰它的。

  方圆数十里、百里化为禁区便好了,以自己现在的地位,还是不难的。

  一边说着,一边再次归于案后,持笔写就文书,施加印记。

  “喏!”

  叶腾颔首。

  ******

  “将军,根据斥候来报,燕王仍旧待在襄平城内的行宫,不为所动。”

  “城池四周守卫的燕国兵马,更是整日兵备不休,防守空洞。”

  一个多月的时间,足以令辛胜行军至辽东地域,未敢轻举妄动,一边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