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三百六十六章 权宜之计(1/2)
国潮1980有声小说,在线收听!
  与服装价格和款式的重要性不同。

  服装的质量和品牌,在消费者所有考虑的因素中,无疑要排在后面一些。

  对普通人来说,这两点已经不是购买服装的决定性因素了。

  特别是在这个商品匮乏的年代。

  广大人民群众对质量的认知,还只是经穿就是好衣服。

  许多人其实相当缺乏分辨做工优劣和原料质地的能力。

  平民百姓对品牌的认识,也以金奖银奖、省优部优为主。

  尤其出于崇洋媚外的心理,许多年轻人听见洋名儿就觉得顺耳,本能认为出口转内销就一定是好东西。

  这就让宁卫民更易利用人性的弱点,大耍花招了。

  譬如他每逢不得不亲自出手搞促销的时候。

  总是会在价格和款式的优势上,再编造点合情合理的故事。

  诸如出口企业因为些许瑕疵惨遭外国人退货。

  或是用错了料,做出的东西与外商要求不符什么的……

  反正,只要随便拿八国联军之一当个替罪羊。

  骂骂老外们对我们出口商品有多苛刻,在商业合同上有多么不近人情。

  他就能跟拍花子的似的,忽悠得广大人民群众晕头转向,成功的调动路人们的情绪,引发争先抢购。

  所以说,真不是顾客缺心眼,而是商人太狡猾。

  卖货对宁卫民来说,完全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儿。

  在维持资金的稳定性和良性运转上,他完全游刃有余,还真没有遇到过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。

  与之相比,真正让他发愁头疼的,还得说是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。

  不为别的,主要就是因为尾货生意所涉及的金额太大了。

  现在每批货进出最少都是以万计算的,每个月流水都能上十万,远超宁卫民当初的预计。

  而相关工作又太琐碎,太需要专业知识。

  譬如辅料加工费的计算,出库入库的署名,现金和支票间转换,还有每一笔账的账期给付,以及回笼货币的存取。

  偏偏他还没法雇人,他根本没有一个可以完全信任替他把账的人选。

  于是为了不出问题,只能靠自己勉强上阵。

  不专业加上精力时间有限,自然苦不堪言,倍感吃力。

  更何况干这个赚钱速度也实在太快了点儿。

  社会上的人如今还在把“万元户”当成高收入的目标敬仰。

  而他光靠服装尾货,已经每天都能给自己挣来一台进口原装大彩电了。

  尤其还不同于过去,他已经没有大把的时间去逛琉璃厂和邮市,买字画,憋古董,买邮票,人不知鬼不觉的把财富隐藏起来。

  他当下可是生意四面开花,哪儿哪儿都要耗费精力照应。

  暂时属于能挣钱来,却没时间花的状况。

  所以当如此庞大财富如潮水般汇聚起来时,他自然免不了因为处理这些财富,招惹来一些麻烦。

  比如他经常会拿着成千上万的现金去银行存款。

  连银行的人都忍不住好奇,他这么一个小年轻哪儿来这么多钱?

  自然要对他盘查起来。

  但好就好在今非昔比,他也早就不是过去那个没有根脚的无名小卒了。

  无论他亮出皮尔·卡顿公司高管的身份,还是拿出跟街道缝纫社合作的关系,对银行都管用。

  哪一样都能让他坦然面对银行的盘查轻松过关。

  另外,鉴于他还大度的把房借给缝纫社白白使用。

  而且在许多方面和街道有着广泛深度合作。

  同时无论是和街道李主任,还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