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转章:金鳞岂是池中物(1/2)
前任遍仙界有声小说,在线收听!
  柔仪公主从来没有想过,

  自己竟然会眼睁睁地看着大周的江山葬送。https://

  她是皇后嫡出的女儿,

  少女时代,父亲独宠贵妃,

  冷落他们母女,

  以至于堂堂皇后,

  竟然要常年避居在别苑里。

  但也正因为如此,她有幸见到了传说中的昭华上师。

  ——昭华是谁?此事还要从头说起。

  大周国祚四百余年,太祖英明神武,

  乱世立国,

  其子其孙却再无先祖风范,可守拙不可开疆,

  等传到第四代,

  便出了著名的郑氏乱政。

  郑氏乃是沿海世家,

  代代累积财富,太祖打天下时,他们慧眼识英雄,舍出大半家财,助太祖成事,

  建国后,郑家获封侯爵,

  在当地做起了土皇帝。

  第四代仁宗皇帝继位后,

  后宫空虚,便下令选秀,郑家之女岁数相当,

  出身尊贵,便成了皇后。

  这就是郑氏乱政里的郑太后。

  仁宗算得上是个不错的皇帝,在位时颁布了许多备受称赞的政策,并且有意防着外戚坐大,郑氏稳坐中宫,却始终无子。

  可惜的是,仁宗短命,只活到三十七岁就去世了,子嗣也艰难,统共就三个,还死了两个。

  剩下的那一个,就是母亲为宫婢,后被郑太后抱养的周世祖,卓煜。

  他的第一任皇后是郑太后的侄女,史书上记载,郑皇后年幼既入宫廷,与世祖皇帝青梅竹马,但又很隐晦地说“郑女骄横,肖似其姑”。

  柔仪公主看到这段记载的时候,心里就想,不就是说郑后目中无人,看不上世祖皇帝,又有学郑太后把持朝政的野心吗?

  果然,祸国之乱,必有前兆。

  古往今来,干掉皇子扶自己儿子上位的皇后多,动手搞死皇帝,甚至想出李代桃僵的皇后,那还真没几个。

  不过世祖皇帝那一辈的确不太对劲,出现了两个异人。

  一个是郑后封的国师归尘子,记载说他身怀道法,能凭空自立,吞吐水火,还极爱女色,采阴补阳,为其幸过的女子一两个月后便衰弱而死。第二个,便是后人们很怀疑真实性,但又有铁证不得不信的神女皇后。

  史书这么简练的文笔,对她的记载都长达许多页。她干过好几件事,样样件件,都很玄异:首先是救下了世祖皇帝,陪他召集人马,夺回了皇位,而后干掉了归尘子和他的妖蝶,接着嫁给了皇帝。

  故事到这里,本该结束了对不对?然而并没有。

  史书上很清晰地记载,七月十五,月华之夜,天降帝流浆。她御风凌空,沐浴在月华之下,还说出了惊人的百年之语:“君为天子,神自眷之,无病无灾,百岁而终。”

  后来世祖皇帝果然活到了一百多岁,成了有史以来最长命的皇帝。

  但柔仪公主印象最深刻的,却是她只做了几年皇后,便再次离开修行——“后摘凤冠,骑鹤而去,不复回也”。

  据说,当年皇宫里的所有人都看到了她乘鹤而去的场景。一甲子后,白头的宫女说起那时的情形来,还历历在目,清晰无比。

  神女不复回,关于她的记载却还在延续。譬如说,世祖皇帝想知道

  她在仙岛是否修炼有成,派出了几十艘巨船远航,结果蓬莱未曾找到,却发现了蛮夷之地,遍地沃土,四季如春,躺着都不会饿死。

  大周得到了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之外的第六谷,因在番邦,名为番薯,同样带回来的还有番茄、番椒等物。

  王朝自此兴盛。

  再后来,世祖说他梦见了神女,问他辛劳已久,何不安享天年,叫她远在玉京也不得安枕。梦醒后,世祖便萌生了退位的念头,免去了父子相争的悲剧。

  不过他儿子也没能活过他就是了……再后来,世祖寿终而死,带走了白露宫,郑后被废为庶人,未能安葬帝陵,神女又修道而去,因此,帝陵中未有合葬之人。

  柔仪公主总是想,亏得世祖皇帝活得久,他要是比儿子先死,以后来那位的性格,肯定会扒开贵妃的陵墓,把她送进帝陵与爹合葬,来个生不能同寝,死后合葬。

  那估计世祖皇帝死了都会被气活,他可不太喜欢后来的贵妃来着。

  扯远了。

  世祖皇帝和神女的故事还有很多,譬如说建了神女祠。

  过去,寡妇守节,烈女守贞,都会选择一死了之。现在这么吊死,官府却不会再发放匾额,免去赋税,反而是进神女祠里清修十年的,可以得到表彰,福泽他人。

  再比如说,道学兴盛,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,都兴起了修道的风潮。

  男子不必说,稀奇的是,大周出了好些个女道士。她们不仅美貌动人,更有满腹才学,不愿意成亲生子,便干脆出了家,潜心修道。家里有些能耐的还会替她们建造道观,广邀天下有识之士坐而论道。

  女冠、女道士,是大周诗文里最高频出现的词汇之一。她们与许多文人才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,成为了周朝的代表。

  后来,周朝灭亡,下一个朝代中出了个女冠出身的女皇帝,叫
为您推荐